English

大书与小书

1999-11-05 来源:光明日报 李春林 我有话说

按部头来分,书有大小之别。《十三经注疏》是大书,《经典常谈》是小书;《中国通史》是大书,《万历十五年》是小书;《辞海》是大书,《新华字典》是小书。还有一些书,整套看,洋洋大观,单本看,小巧玲珑,如商务印书馆的老“万有文库”、辽宁教育出版社的“新世纪万有文库”。

大小不等于高下。

大书能产生大学者,小书也能产生大学者。70多年前,梁启超著作等身,陈寅恪只有几篇论文,但他们同列清华大学的“四大导师”。

大书能藏之名山,小书也能传之久远。大家都说要出精品图书,什么叫“精品”?精品就是能反复看、多次用。精品无大小之分。

有出大书的出版家,也有出小书的出版家,也许出小书的出版家含金量更高,因为“四两拨千斤”才是最上乘的武功。商务印书馆和三联书店是中国出版行业的金字招牌,它们都以善出小书著称。王云五是出版史上“无双谱”中人物,有人说他的事业可用“四、百、万”三个字来概括,“四”指《四角检字法》,“百”指“百科小丛书”,“万”指“万有文库”,“四、百、万”都不算大书。

读者总是偏爱小书的。邓小平说:“我的入门老师是《共产党宣言》和《共产主义ABC》。最近,有的外国人议论,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。打不倒,并不是因为大本本多,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。”

作者写书、出版社出书宁小勿大,读者买书、读书才能事半功倍,道理非常简单,但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。作者写大书,拿稿酬、评职称、报成果都占便宜;大多数出版社都有书号限量的问题,让一本小书占一个书号,不划算;各类图书评奖,有意无意间青睐大书。有这些因素在,出版界这两年贪大求全的现象虽有缓解,但并未根除。

虽然大书有大书的优势、小书有小书的好处,但目前写大书、出大书不用提倡,需要提倡的是写小书、出小书。在这方面,新闻界走在了前面。报社领导强调增加信息量,编辑开稿酬以篇数而不以字数计,全国好新闻评奖有明确的字数限制,超过字数不能参评,这些硬指标在刹长风中效果显著。出版界是不是应该向新闻界学习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